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
文|《小康》·中国小康网记者 于靖园
工作压力是职场人群心理问题的首要影响因素。业绩压力、加班时间长、焦虑、工作量大等会对职场人群的睡眠造成不同程度影响。
衡量指标 睡眠改善应该成为衡量人们生活质量提高的一个重要指标,更应成为衡量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。图片/HELLORF
“很困,眼睛却瞪得像铜铃”“吃zui贵的保健品,熬zui深的夜”…… 为什么“困”的同时却睡不好?如何保证优质的睡眠质量?
一份对智联招聘和某社交应用程序站内用户随机调查形成的《2022中国职场青年睡眠质量报告》显示,52%的职场青年入睡时间晚于24点。而由中国睡眠研究会、慕思共同推出的《2022中国国民健康睡眠白皮书》显示,每天、经常、偶尔睡不着的受访者占比超73%。
睡眠小问题,幸福大问题
“我一般凌晨2点左右才睡,早上9点起,睡眠时间能保持在7小时左右。”北京某互联网企业系统工程师何钏表示,由于工作项目需要时时跟进,24点之前睡觉对他来说几乎是“不可能完成的任务”。
“每天都要加班到晚8点以后,到家还要辅导孩子功课。等孩子睡了,躺在床上就要想第二天的工作安排,真正合眼睡着肯定要24点以后了,早上6点起床送孩子、上班。”公务员唐问道表示自己每天5~6小时的睡眠已持续了近20年。
曾在某互联网公司工作的杨彤告诉《小康》杂志、中国小康网记者,自己曾工作的单位不仅经常加班,上班打卡还实行军事化管理,迟到一分钟就要受到处罚,哪怕头一天加班通宵都一样。“单位要求随时回复领导信息,所以我根本不敢放下手机,隔几分钟就要拿起来看看有没有消息。”在巨大的压力下,杨彤几乎每天失眠。zui终,她工作2个月就果断离职了。
“在‘日出而作、日落而息’的传统社会,睡眠从来不是一个突出的问题。”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陈光金表示,在现代社会,由于生活节奏加快,生活压力增加,睡眠越来越成为一个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。
陈光金认为,一方面人们对睡眠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,但平均睡眠时间却越来越少,睡眠障碍也在不断增多。睡眠作为影响健康的重要因素,关系到全民的总体健康,也关系到“健康中国”战略的实施。
工作压力是职场人群心理问题的首要影响因素。业绩压力、加班时间长、焦虑、工作量大等会对职场人群的睡眠造成不同程度影响。所以睡觉看似是一个小问题,其实是关系到每个人的大事,想要解决睡眠不足的问题除了改善社会氛围,还需要科学综合的方式方法,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。
此外,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张衍介绍,影响睡眠时长的因素分别是看手机或上网导致“睡眠拖延”,工作或学习时间长挤占了睡眠时间,以及失眠等睡眠障碍的影响。在这些因素中,“睡眠拖延”这一主动熬夜的现象在当今社会中十分普遍,尤其是在当代年轻人中更为流行。
《中国睡眠研究报告(2022)》指出,年轻人不受控制的手机使用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睡眠质量,每日手机使用时长超过2小时会导致睡眠障碍。例如,对于手机不离手的大学生群体来说,大多数都存在“睡眠拖延”问题,除了生活习惯、学习压力外,手机、电脑依赖也是影响睡眠的重要因素。
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睡眠医学科副主任范滕滕告诉记者,睡前玩手机,的确会导致失眠。一方面,当人们在手机上刷视频、玩游戏时,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,而进入睡眠需要大脑皮层处于放松状态;另一方面,手机屏幕释放的蓝光会抑制松果体分泌褪黑素,影响睡眠质量。因此,建议在睡前30分钟至1小时内,更好不要玩手机,营造一个良好的睡眠环境。
“其实,不只是手机,睡前长时间面对电子屏幕,比如使用笔记本电脑、平板电脑等,也会导致内源性褪黑素(自身分泌褪黑素)分泌延迟,从而需要更长时间才能入眠,次日也会更加困倦。”范滕滕说。
做好自我健康管理,学习正确养生知识
养生知识的缺乏也是影响睡眠的因素之一。
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睡眠医学科主任徐亚辉介绍,部分职场人拥有不良的生活习惯,比如睡前剧烈运动、进食过多、饥饿、抽烟、饮用咖啡等对睡眠都有影响。经常性倒班、处理工作中突发事件、应激反应会导致职场人短期失眠。此外,女性职场人在月经期、孕期、产后、更年期都比较容易失眠。
尽管对熬夜、失眠的危害有所认识,但据《2022中国职场青年睡眠质量报告》数据显示,10%的年轻人对此已经躺平接受,不为所动。更多的年轻人正在用他们自己的方式来改善睡眠——23%的年轻人会听助眠音乐来助眠,18%的年轻人选择适当运动、泡脚沐浴来助眠,也有10%的年轻人希望可以通过换一份合适的工作远离焦虑来源,褪黑素等保健品也成为8%的年轻人助眠首选。
数据还显示,59%的年轻人都为解决睡眠问题花过钱,接近10%的年轻人花费了1000元以上;学历越高,对失眠经济的投入越多,博士及以上学历投入3000元以上的占比达到36%,远超其他人。
更为有趣的是,从获取改善睡眠的方法或知识的渠道来看,因刷短视频而失眠的年轻人,也zui爱通过短视频平台寻找缓解睡眠障碍的方法。此外,他们还会通过健康类媒体、自媒体获取相关知识,也容易被身边朋友家人“种草”助眠好物,而仅有15%的年轻人失眠后会寻求医生的帮助。
因此,专家建议职场人士做好自我健康管理,坚持科学补益,配合适度轻运动,从而更好地缓解职场压力。
那是不是每天睡得越多就越好呢?著名的睡眠学著作《睡眠革命》中曾提到,将每天睡眠6到7.5个小时和每天睡眠8个小时的人相比,明显睡眠6到7.5个小时的人要更加精神。不仅如此,睡眠时间过长,也的确会造成大脑反应迟钝,血液供应不足而头晕、头疼一类的情况出现。
何钏说每周末是他补觉的时间,一觉睡到中午才起床,也无暇出去玩,睡醒起来就觉得头晕脑胀,怎么都恢复不过来。
究竟怎样的睡眠才是健康的?关于这一点,《睡眠革命》中也提到,以弹性的R90睡眠方案,来替代固定的8小时睡眠论。
淮安市中医院副主任中医师徐宝对此解释,简单来说,就是将每90分钟看做一个科学的睡眠周期,一般情况下5个周期,也就是7.5个小时反而是睡眠的标准平均值,而正常且健康的睡眠,只需一周保持在28~30个周期之间即可,并不固定,主要根据自己的精神状态来决定。总而言之,只要第二天起床后的精神反馈很好,你的睡眠就可以归纳在健康的范畴。
“如果是偶有熬夜现象的职场人士,建议不要采取第二天过分补觉的方式试图‘补回’头天晚上缺失的睡眠,这样极易导致恶性循环。 ”范滕滕说,可通过适度休息、保持光照,将睡眠节律调整回正常作息规律。同时,他还提示,晚上失眠严重的人群,不建议白天午休,因为白天睡眠时间过长可能会导致夜晚睡眠质量更差。如果常年有午休习惯,建议午休时间zui长不超过40分钟。
因此,“对于睡眠问题,仅从生活习惯或健康角度讨论和研究是不够的,必须把睡眠研究的重要性提升到衡量民众心理健康、幸福感、生存质量、社会质量的高度。”睡眠改善也应该成为衡量人们生活质量提高的一个重要指标,更是衡量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。
(《小康》·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)
本文刊登于《小康》2022年5月下旬刊
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,由“WiFi之家网”整理收藏!
评论